来源:清河区聂家满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
一、指导思想
坚决落实教育部“双减”,全面实施“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贯彻省、市、区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要求,以“温暖教育”理念为引领,深化“三段一思”教学模式。
二、主要目标任务
1.深化新课程改革与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反思为手段,以课堂教改为核心,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解读并实践新课程。
2.加强师资培训,持续开展师徒结对、优秀引领等活动,确保教师队伍教学理论水平稳步提升。
3.持续进行课堂评价,在评价中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反思调整,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加强教务处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学习促进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知识,增强对教育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推动教师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互动。
(1)开展学科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确立“问题即课题”的理念,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构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团队,使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园地。
(2)持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应相互听课,师傅应无私传授经验,徒弟应勤学好问。
(3)鼓励教师个人参与市、区教师学校组织线下及各种线上相关培训,积极参与各级优秀课、论文等评比活动,并认真完成个人年度成长总结。
(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5月份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汇报研讨课,并由校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以点带面,推动课程改革,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发挥校际间的辐射作用,多参与区内及其他学校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向先进典型学习,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回学校并传授给其他教师,实现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三)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组织开展劳动、综合等实践活动。本学期以班级为单位,遵循“亲历实践、深入探究”的原则,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实行弹性课时制,由班主任负责,年级其他学科教师协同教学,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
2.认真组织区教育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竞赛,加强指导,争取优异成绩。6月份组织各年级开展规范汉字写字比赛,其他学科根据期初计划组织相应竞赛,通过竞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四)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1.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内容应详细记录,每位教师需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设计,并记录教学后记或反思。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静态、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有趣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布置应科学、有效、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各科作业应协调一致(尤其是语文、数学家庭作业)。
4.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从上学期开始,每天上、下午实施两次大课间活动。
5.加强毕业班教学管理,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形势,及时反馈,以便教务处及教师了解近期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6.同学科教师应经常互相听课、评课,相互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各种教学工作计划,并整理归档
2.制定教务工作、教科研工作、教研组工作安排
3.开学初进行备课检查
四月份:
1.常态课调研
2.业务学习
3.教研组公开课评比活动
五月份:
1.常态课调研
2.业务学习
3.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4.学生学科各种比赛活动
六月份:
1.常态课调研
2.业务学习
3.学生学科各种比赛活动
4.教师备课、学生作业等检查
七月份:
1.期末复习调研
2.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3.做好考核、各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