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7日
一、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新冠疫情以来,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我们深入各县(市)区和重点外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鼓励企业坚定信心,在确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平稳有序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外贸企业复工135家,复工率为99.26%。未开工企业1家,为清河巨山畜牧有限公司,属于小微型外贸企业,产品依赖于订单,不内销,企业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不打算开工。已复工企业2019年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的99.99%。30家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二、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
一是疫情初始阶段,部分企业交通受阻,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且上游供应受到限制,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求。部分想要恢复生产的企业又由于缺少防控物资和企业用工不足无法满负荷生产。还有部分企业停工停产。
二是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和国外疫情的蔓延,我市主要出口产品市场韩国、美国、欧洲部分国家都成为主要疫区,国外客户对本国的经济状况表示担忧,给现有订单的正常执行带来不确定性。30家重点企业中约有90%反映将出现在手订单和新签订单下降、订单取消和延后的情况。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第一季度熟制鸡肉出口量同比下滑10%,鹿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近七成、进口贸易额下滑近六成,核心农产品贸易发展形势遭遇严峻考验。
三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受阻。受全球疫情影响,上半年诸多国家的展览会或延期举办或取消,历年在4月份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推迟到6月,第十二届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也改为网上举办。
四是部分外贸企业反映受疫情影响,海运舱位紧张,船期不确定,且市场运价上涨,导致企业物流困难和物流成本增加。如:铁岭选矿药剂有限公司反映货物涉及危险品运输,受疫情影响,各船公司调整航线计划,美线、非洲等航线出现换船、加靠中转港等情况,造成可接受订舱的船减少、到目的港船程加长、上船前费用增加、货物到港清关转运未知等不可控因素增加。开原川顺食品有限公司反映疫情期间船公司运力削减,大连港的欧洲货量下降了70%,美国货量下降了30%,海运成本有所增加,船期也不准,对企业的产品运输有一定影响。辽宁卡斯特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反映受疫情影响,海运受阻,改为空运,运输成本增加10%。逸添丰木业(铁岭)有限公司反映海运费上涨50%。
三、针对企业开复工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1.建立企业开复工日调度机制。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关注我市外贸企业运营情况,2月3日起,建立了企业开复工日调度机制,按照属地原则,指导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责成专人,对辖区内外贸企业开复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外贸管理科责成专人每日对情况进行汇总,动态掌握企业开复工情况。
2.解决企业开复工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积极联系我市进口企业,指导有进口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渠道的企业积极联系境外生产商。铁岭海昱环境治理服务中心从韩国进口的5000盒手套(每盒100个)和1000件防护服已顺利到港通关。对于复工复产缺少防疫物资的企业,我们联系我省生产防疫物资的大连凯斯达公司等各种防疫物资采购渠道,帮助我市辽宁天馨时装有限公司、博迈特硼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开原市嬴德肉禽有限公司、西丰新珍饰品有限公司、西丰吉园鹿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西丰民和鹿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辽宁小王子食品有限公司、铁岭三光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订购超过6万只KN95口罩,有效解决了企业防疫物资短的问题。
3.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指导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搜集外贸企业用工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用工缺口、工人类型、企业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加强与当地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向辖区附近乡镇发布。通过我局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把外贸企业用工信息直接发布到所在的乡镇和村。积极吸引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可解决受疫情影响外地务工人员滞留在家的问题,也可一定程度缓解企业招工难的情况。
4.强化贸易救济法律咨询和信息服务。转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的通知》给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指导企业联系商务部提供的六家行业商会,解决法律咨询、参展协调、供需对接等相关问题。对接辽宁省贸促会,通过“不见面办公”方式,帮助铁岭原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铁岭风景笔业有限公司、铁岭特种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逸添丰木业(铁岭)有限公司4家企业免费获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解决了企业国际贸易合同无法如期履行的问题,为我市上述三家企业减少因疫情造成合同延期交货损失300万元以上,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发挥了积极作用。
5.加大进口便利化政策宣传力度。会同海关、税务、商检、外汇等部门,建立进出口企业联系群,在疫情期间,及时将海关“零延时”验放、捐赠防疫物资免进口税、防疫物资进口资质放宽、疫情防控用品全球供应商等信息发送到各相关企业,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便利化政策扩大进口。
6.加快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为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会同市财政把出口信用保险、加工贸易、国际市场开拓等外贸专项资金共370万元,利用全面开放专项资金139万元拨付给县区财政部门,为4家企业申报2020年推动外贸稳增长专项资金170万元,力争在最短时间拨付到企业。
7.认真做好稳外贸政策储备。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外贸的相关措施的同时,出台了《落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外贸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多元化开拓市场、加快外贸发展资金安排、强化贸易风险法律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确保相关政策和资金早安排,企业早受益。
8.积极推进防疫物资出口。对全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进度调度,对有意向出口的企业帮助其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和相关认证手续,通过进出口业务群及时发布有关国家防疫物资出口的最新政策,积极推动防疫物资出口,以缓解我市出口受到疫情影响。经过不懈努力,辽宁众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已列入国家医保商会名单,取得出口口罩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