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5日
全力支持复工复产 下大力气降损失补短板增效益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铁岭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解读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综合分析研判疫情带来的影响,结合铁岭实际,制定出台了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铁岭市“15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平稳有序发展。2月7日,即省“25”条出台的第二天,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铁岭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月初以来,铁岭市‘15条’政策措施得到快速分解落实。市工信局按照职能分工,对全力支持企业复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加快政策兑现、建立企业帮扶机制4条内容,逐条推动落实落地,全力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市工信局局长兰浩表示。
严格落实“十到位”“十必须”
确保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两不误
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导企业落实复工复产“十到位”和“十必须”措施,扎牢疫情防控的笼子,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两不误,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十到位”,即责任落实到位、制度规范到位、核查严格到位、监测摸排到位、全程防控到位、日常管理到位、应急处置到位、物资保障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工作到岗到位。 “十必须”,即必须遵守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必须执行在疫情高风险地区旅居者应自觉推迟返岗的要求;必须如实报告返岗前行程、与重点疫区人员接触等情况;必须服从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规定;必须报告发烧、咳嗽等症状并及时就诊;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必须杜绝参加非组织行为聚集活动;必须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必须听从企业生产和防疫工作部署;必须接受企业内外各项防疫检查。
同时,市工信局实行日报告制度,动态跟踪企业复工生产和疫情防控情况。截至2月23日,全市工业企业开复工745户,复工率50.9%,员工5.2万人。其中,全市28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214户,复工率为75.4%。预计到月末复工率达到83%,3月末能基本达到同期水平。
降低用电成本 加快政策兑现
企业轻装上阵 添助力得实惠
疫情期间,市工信局对疫情防控到位、已经复工的各类中小企业采取欠费不停电措施,对不能按期缴纳电费的企业,提供最长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缴纳期限。目前,已有12户企业签订了《暂缓缴费协议》,缓缴电费约150万元。
推动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进入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向省工信厅报送4户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资金需求申请,组织辽宁友爱洗涤用品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财政贴息支持,推广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疫情防控综合保障方舱……在政策申请和兑现方面,市工信局重点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建立日调度制度,对企业日产量、库存量及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积极帮助解决设备购置和原材料采购等实际困难,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健全企业帮扶机制
政策叠加效应初显
疫情防控期间,在落实好“千人帮千企”、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等帮扶措施的基础上,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工信局进一步加大企业帮扶工作力度,建立了企业复工“1+1+1”帮扶工作机制,即“一户企业、一名帮扶企业联络员、一名卫生防疫监督指导员”。组织全市工信系统为每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指派一名帮扶联络员,目前,共派驻314名企业帮扶联络员。
每日调度、密切关注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积极宣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防控物资储备、用工、资金、物流等问题。为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指导,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首期培训重点企业212户。积极协调防控物资,从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口罩50000个,已经全部发放到缺少防控物资的复工企业。
兰浩表示,下一步,市工信局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分类施策,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千方百计破难题、解痛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各项工作。 记者 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