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烙铁当笔葫芦上作画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今年40岁的周士伟家住红旗街汪哆罗束村,多年来,他一直钟情于葫芦烙画,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葫芦,在他的巧妙构思和精雕细刻下,就变成了一件件生动传神的艺术品,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在周士伟家的房间内,到处都摆放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画作品,有威风凛凛的下山猛虎,有伏魔降妖的钟馗,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据了解,葫芦烙画又称火笔画,相传起源于汉代,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它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既保持了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能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2006年,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周士伟开始尝试着在葫芦上烙画。葫芦烫坏了几十个,普通的电烙铁也换成了更为专业的烙画笔,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练,周士伟逐渐掌握了在葫芦上烙画的技巧。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创作,烙画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烙画以外,在周士伟家中还能看到一种通过镂空方式做出来的葫芦。周士伟介绍说,镂空技术相对要难一些。每一步都要求很严谨,必须有耐心,时时掌握好分寸,因为镂空的葫芦,很容易被损坏,一不留神,付出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而且镂空还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工具,把一些镂空部分起毛的地方打磨光滑,让镂空后的葫芦成品看起来更为美观。

        现在,除了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投入到葫芦创作当中,周士伟也时常会上网与一些意趣相投的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提高技术水平。葫芦烙画对于他来说,就好像那一笔一笔烫画一样,已经成为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深深的脚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