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河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在聂家满族乡东老谷峪村,种植户任延忠在坡地上种出白鲜皮、黄精这些“金疙瘩”,不仅自己发了家,还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在聂家满族乡东老谷峪村的坡地上,种植户任延忠穿梭在郁郁葱葱的药材田里,手里捧着刚挖出的黄精,脸上满是喜悦。从2015年接触中药材种植至今,他靠着60多亩地的白鲜皮和黄精,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据了解,在任延忠的种植基地里,黄精50亩、白鲜皮10亩,目前长势良好。黄精4年一个周期,亩产可达一万斤,市场价为每斤2元,白鲜皮的生长周期更长,为6年一个周期,亩产5000斤,每斤10元,10亩地就能有40万左右的收益。记者了解到,任延忠种植的药材销售情况十分乐观,早已有客商上门预定,这一良好收益,不仅源于药材本身的高价值,也离不开任延忠的精心管理,为了种植出高质量的药材,任延忠在选址上下足了功夫,他特意把基地选在坡地上,就是看中了这里排水性好,像黄精、白鲜皮这类药材最怕积水烂根,坡地的自然坡度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为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任延忠告诉记者,刚开始种植时,他手里没多少资金,只能跟苗商说好话、赊账拿苗,一步步咬牙坚持。直到4年后初见效益,才慢慢有了底气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的种植基地每年要雇20多个周边村民干活,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从赊账拿苗到订单不断,从单打独斗到带动乡邻,任延忠用十年时间证明,只要选准路子、踏实肯干,农村的土地里藏着无限可能。而随着特色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农户像任延忠一样,在希望的田野里收获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