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河区教育局 时间:2023-12-26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达到创优类标准,更好实现幼有所育;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争取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基本指标;高中阶段提升计划良好完成,让人人享受更高质量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享有更适合的教育。教育整体发展基本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优质多样化需求,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夯实基础。
二、发展任务
(一)加快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1.大力发展优质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覆盖率、公办占比达到省、市确定目标,同时扩大普惠民办认定范围。合理布局,保障经费,按照省定每生每年500元标准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资金。规范管理,民办园审批执行“先证后照”制度,按期年检与评级,建立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制度,实行挂牌督导,防止“小学化”现象。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严格落实,保障园所安全。合理收费,公办园定价收费,普惠民办园限价收费,非普民办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动态调整收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持证上岗,按照国家、省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配足配齐各类幼教职工,落实教师工资待遇。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国家标准,到2025年左右,我区争取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基本要求,并按省市部署实施。“十四五”期间,清河区实验中学要巩固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打造辽北初中名校;清河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要创新发展,打造集团化办学龙头校,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清河区义务教育整体要补齐短板,找准缺口,提升软件建设,加快学校内涵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
3.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依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配置。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设课程共享资源、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个人发展规划,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并科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清河高中要特色发展,探索建立复合型高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学生多向发展搭建平台。
4.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搭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和居民多样化学习需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化培训。建成以国民教育为基础,继续教育工程为主体,社区教育为重点,网络教育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区通过做推广普及、督查服务、能力提升、科学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包括方言在内的各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弘扬包括语言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完善教师的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乡村教师差别化补助及职称评聘向乡村中小学教师倾斜等各项政策待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进行招聘新教师,五年计划补充新教师来逐步解决因退休教师增加而产生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各级教师继续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校与村小之间的人才流动,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6.有序组织升学,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政策精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多措并举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完善基础教育学校入学制度,通过合理划分入学范围、强化咨询服务、规范入学手续、实行阳光招生分班等措施,规范教育秩序,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清河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7.全力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继续实施“捐资助教”工程,努力扩大贫困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因地制宜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通过社会服务机构、群众组织、村(居)委会和青年志愿者等积极作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女童保护措施。
8.实施学校对口帮扶计划,加快农村学校优质化进程。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科学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内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区域间合作办学、委托办学,重点支持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探索建设品牌学校为总校、并入学校为分校或校区的紧密型、协作型教育集团,不断丰富集团化办学模式。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9.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为先,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形成方向正确、内容完整、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校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德育内涵,注重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团教协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强品德修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信仰坚定,心理健康向上,育人艺术高操,深爱每个学生,吃苦奉献的班主任工作队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做到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培养综合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激励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促进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树立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加强宪法教育,使尊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提升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
10.深化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注重基础学科教学,相应提高科学、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的比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稳步推进初中综合课程和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改革课堂模式,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特长,提高课堂效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中小学实践教学,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杜绝“三乱”现象,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11.加强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增加中小学体育与艺术基础设施及设备。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配齐配足音体美教师,加强对农村教师“一专多能”艺体知识和技能培训,满足农村学校特别是中心校以下学校音体美教育教学需要。
坚持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组建中小学生足球社团,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机制,运用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学生提供个性化运动锻炼及改善建议。切实强化美育,健全高雅艺术进校园、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机制;加快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美育机制,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
12.推进评价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为着力点,稳步推进高考中考改革。改变片面以分数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做法,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综合素质评价要重视成长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结果作为初高中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严禁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对教师进行排名及奖惩。
(四)转变管理体制,激发教育活力
13.统筹优化民办教育。整体规划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以着力打造民办教育品牌,扩大典型影响力,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严把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艺术类培训,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依法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大力度清理整顿民办教育市场,建立并严格实施民办学校的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
14.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贯彻落实。加强依法办学,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章程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健全中小学校校务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推动形成校长负责、民主管理、家校沟通、社会监督的中小学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探索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增强学校用人自主权。
15.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合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域外知名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建设教育教学和实训项目。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校长、教师到省内外名校交流学习,邀请教育专家和名师到我县讲学或任教。改革人才引入机制,吸引一批学历高、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高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五)强化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
16.落实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明确政府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教育在地区规划、人才引进、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优先发展”。重视舆论宣传,加强部门协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发展教育,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
17.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稳步推进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多元、规划科学、标准支撑、重点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严格预决算管理,科学编制教育部门预算,严格执行预算,据实编制年度决算。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集中支付制度,确保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并做到安全运行;加强基础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阳光财务”,及时公开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定期向广大教职员工公开财务情况。对教育重大项目经费使用开展绩效考评,将评价结果作为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生均教育公共经费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18.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以改进管理方式、开展第三方评价、支持学校自主办学为着力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督学队伍,健全管理和培训制度,提高督导工作专业水平。全面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实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不断拓展教育督导的监测、诊断、激励和服务的功能。整合管理职能,坚持管评分开,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支持、相互制约机制。
三、教育事业“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工程规划
(一)公办园及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项目。扩大幼儿园普惠资源,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不断扩大连锁范围,达到省、市连锁目标;持续推进幼儿园提质晋级工程,提升各类园所级别与质量。
(二)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工程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基本建立配置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积极探索举办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施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工程,提高资源教室覆盖面和运作质量。支持各级各类普通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创设必要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无障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达到省定标准。
改进特殊教育育人方式。落实“一人一案”,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注重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全面融入社会意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和职业技能。建立教育、卫生计生、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合作机制, 加强学校与医院、康复机构的配合,促进医教结合,完善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服务机制,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主办单位:铁岭市清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箱: qhqzwgk@163.com 网站备案: 辽ICP备15015772号 辽公网安备:21120402000109
网站标识码:2112040001 联系地址:铁岭市清河区红旗街昌盛路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