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Qinghe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大清河两岸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         清河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时间:2023-07-13

 是否同意公开:同意公开

  铁清文旅广〔2023〕23号                     签发人:马  勋

  

李双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大清河两岸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现状:近年来,全区旅游业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始终处于平稳发展态势。目前全区AA级景区1家,为清河生态湿地公园;三星级饭店1家,为清河丽景饭店;旅行社1家,为远达旅行社;旅行社分社3家,分别为:携程旅行社分社、盈科旅行社分社、九洲旅行社分社;乡村旅游重点村9家,分别为张相镇的石家堡子村和斛米沟村,杨木镇的前杨木村、打车沟村、八社村和九社村,聂家乡的广东山村、西老谷峪村、罗家堡子村;乡村旅游民宿20余家,分别位于石家堡子村和广东山村。我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城乡兼具。依托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对加快我区发展,提高产业收入,也是我区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休闲清河的重要举措。

  针对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提出已采取举措和规划目标如下:

  举措一:立足长远,做好旅游产业发展详细规划。

  近年来,依托全域旅游工作的开展和文旅融合战略的推进,全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基于此,《清河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编制,将在准确把握国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央、省、市相关部署和要求,结合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力打造“建设生态强区、发展绿色旅游”文旅产业平台建设工作部署,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文化、旅游、体育和广播电视发展特征,加强我区“十四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与科学管理,统筹谋划发展新思路,重点在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优质品牌建设、乡村振兴、助推一、二产业发展等战略方向构建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从而为未来5年我区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可操作的发展路径与目标。

规划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

  1、旅游+城镇化。以清河生态湿地公园为中心,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大型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加强规划引导和规范管理,推动主题公园创新发展;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乡村。

  2、旅游+农业现代化。以杨木镇、聂家乡、张相镇等地设施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田园艺术景观创意农业新业态;开展农耕、采摘、观赏等农事活动,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附加值。

  3、旅游+康养。挖掘现有自然资源和特色生态资源,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开发多样化老年旅游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非营利性乡村养老机构,完善景区无障碍旅游设施。

  4、旅游+教育研学。将广东山抗战文化基地、石家民俗风情村、九社田园综合体、铁煤林场苗圃作为清河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清河革命历史、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专题研学旅行,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加强研学活动组织管理,完善安全保障机制。

  5、旅游+体育。全面落实体育旅游发展纲要,打造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和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企业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举措二: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多年来,我区不断加强对满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的领导,从2005年开始,区委、区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启动满族文化的挖掘、抢救和整理工作,一系列满清古迹遗址、流人往事、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被挖掘出来,并结集出版;“尚阳堡民间传说”即“郎太后传说”于2011年被市政府正式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相镇石家堡子满族民俗村的“八大碗”餐饮名扬省内外;每逢春节农村农民家杀年猪,偶尔见到除夕之夜接神前有的人家先燃起一堆篝火烧纸钱及房门挂挂钱、贴窗花、少儿玩游戏抓“嘎拉哈”、开展踩高跷、满族秧歌、踢键球、腰鼓各种满族文体活动等。所有这些无不一证明满族文化仍然在我们辽北大地上传承。

  虽然对于满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做了一点工作,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满族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及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曾经辉煌一度的独具满族文化特色“满族八大碗”餐饮,如今已经大部分停业。致使与国家和民族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一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满族文化的传承工作;二是克服困难,加大挖掘、抢救满族(尚阳堡)文化力度,不断为我区旅游业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大力提升我区旅游事业的文化品味;三是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和文化专业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为百姓提供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四是积极组织广大文化艺术骨干深入乡村社区文化阵地,传承满族文化。为清河区早日实现“活力、实力、生态、和谐”新清河做出文化人应有的贡献。

  举措三:丰富文化主题,打造一条文旅精品线路。

  近几年,我局将文化内涵融入旅游发展,打造独具清河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1、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1)抢抓机遇发展红色旅游。当前党和国家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我区应该把握时机合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形成产业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借鉴吉林发展红色旅游经验,结合我区自然生态优势,采用红+绿、绿配红、红带绿、绿促红的模式发展,将红色资源、绿色资源乃至冰天雪地的白色资源有机融合,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红色生态景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我区新的旅游名片,树立青山绿水有红迹的清河红色品牌。

  (2)邀请专家学者论证。因清河区建区较晚,历史上归属开原,关于清河境内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料记载较少,相关资料收集困难。建议邀请辽北地方史专家学者广泛论证清河红色历史资料,广泛搜集历史文物,确定历史遗存,设立红色旧址标识,寻找英烈后人,讲述先烈事迹,让我区红色展馆、爱国教育基地立的住,叫得响,经得起时间考验。

  (3)整合清河红色资源。建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整合资源。一是在展馆陈列上按照时间顺序穿成线,整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和人物,建议陈列馆名为清河革命斗争史陈列馆。二是在红色线路按照遗址位置形成面。整合全区红色历史遗迹,烈士纪念碑,红花甸伏击战场遗址,龟山阻击战战场遗址,南台村战地医院,原黄泥岗烈士埋葬处等遗址。

  (4)开设地方党史课程。建议在系统论证整理我区红色历史资源基础上,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小学、党校开设地方党史课程,增强清河人文化自信,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我区红色历史知名度。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2020年清河区正式重点打造了辽宁-清河生态湿地公园,并已发展成为AA级景区。2021年区委、区政府围绕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构建全区域生态旅游新格局的目标申报了一批文旅发展项目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2022年区文旅广局联合区水利局对清河区湿地公园进行设施完善,新建导览图和指引牌等,对景区内13处景点进行重新点位,清河生态湿地项目已初见规模。

  举措四:拓宽渠道,加强宣传推介。

  加大宣传力度能够有利于增强景区发展活力。下步我们将:

  1、开发独具特色的清河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线路,提升景区吸引力。

  2、灵活运用旅游交易会、电视电台、车体广告、车载电视、主流报刊、户外广告牌、彩页画册、微信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景区宣传,有效覆盖游客群体。

  3、完善旅行社合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充实重点客源市场营销政策和旅行社奖励政策,促进旅行社输送游客量大幅提升。实施满意度调查制度,为服务工作水平提高提供靶向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