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Qinghe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来源:清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9-12-16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困难与挑战并行、压力与发展共存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6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7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工业增加值实现18.2亿元,是2010年的1.4倍;农业总产值实现9.6亿元,是2010年的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2亿元,是2010年的1.9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末期的4.8:63:32.2调整到“十二五”末期的4:53.4:42.6。全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五年来,一批超亿元重大项目落户我区。由央企中电投投资的光伏发电、集中供热和中航集团投资的纳兰华府地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由上市公司华润集团投资的啤酒厂嫁接改造项目、金正大投资的一二期项目实现投产运营;由行业领军企业辽宁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投资的工业地产项目正在建设中。扎实推进外经外贸工作,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东升冶金、金锋干燥、宏福等企业产品实现出口。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清河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清河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晋级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石油机械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集团被推举为“一带一路”石油装备联合委员会主席。4家企业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11家企业进入全市“双百工程”。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五年开工房地产面积116万平方米,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9.2%。投资1.07亿元,完成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项目17个。昌盛路全线贯通,明渠景观带一期、大清河景观带、“四点一线”亮化等工程竣工。五年累计完成县乡级公路大中修工程218.6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152.3公里,修建桥梁10座。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新增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4个,截止2015年末,全区拥有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运作模式持续深化,农业合作社发展至158家,清河榛子、绿色水稻、寒富苹果、有机葡萄等特色种植业开发面积达到5.15万亩。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圈舍76栋、肉牛养殖小区4个。
  三产服务业稳步推进。累计争取资金2300余万元,南北环湖路实现通行。连续开展赏槐、品鱼等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投资近亿元的鑫太阳生态度假山庄投入运营。清河旅游区被评为游客满意的辽宁“五十佳”景区,我区被评为“辽宁省发展乡村游先进单位”、全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引进了农商村镇银行、银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了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年”十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全面改善了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高质量建成区教育幼儿园、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实验中学。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考考生总上线率连续7年达到100%。高标准完成了新一轮“普九”达标工作,高水平通过了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检查组评估认定,我区被评为辽宁省“科研兴教”十强县区。科技事业不断发展,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达标县(区)、科技富民强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区医院改扩建工程和乡镇卫生院回收工作全面完成。民族工作不断加强,我区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张相镇石家堡子村被省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新村建设试点村,聂家满族乡被市政府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养老产业成效初显,我区被确定为省级养老产业示范基地试点城市。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38个行政村建成了高标准文化广场,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年来,多方筹措资金6亿元,实施民生工程50余项,廉租房建设、综合客运站、自来水厂、繁荣路综合改造、城区路灯节能改造等惠民便民工程投入使用,寇河河道治理工程消除了多年的防洪隐患;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先后4次提高公教人员工资待遇;完成了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736万元;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3024元,是2010年的1.7倍;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光纤网络,绿色广播影响力不断扩大,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2015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政府班子同心同德,勇于担当,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推卸责任,以啃“硬骨头”的精神,主动破解难题,主动化解风险;政府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凝聚合力,激发热情,紧扣发展主题,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心系清河、胸怀家园,以最淳朴的愿望和期盼,给予了政府工作以最大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即将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做实,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中始终处于前列,保持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项目年”活动成果丰硕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为主要措施,围绕重点区域,全年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近百次,全年共洽谈项目70余个,光伏发电、集中供热改造、金正大二期等超亿元项目成功落地。牡丹江钻杆生产、钻头及金刚石制品、油泥水分离器等配套项目落户石油工业地产。储备了牡丹种植及牡丹油提炼、石油精密管生产、电子高压元件生产等一批有望引进的项目。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了九华路东延伸、张相变电所电力线路改造等工程。全区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18个,金正大二期投入生产,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完毕,年内实现并网发电;石油工业地产完成6栋标准厂房建设,具备配套企业入驻条件。宏盛石油机械公司收购汉高项目,完成了厂房改造和设备订购。展硕干果、傲时木业、荣山建材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在全市项目年拉练活动中,光伏发电和金正大二期被评为年度重点新建、竣工项目,“项目年”工作打了“翻身仗”。
  (二)工业经济质量逆势提升
  全区现有规模企业25户,虽然数量下降,但重点骨干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中有升。预计全年工业企业实现税金3.9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工业用电量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以领导包扶、派驻“企业秘书”为主要措施,扎实开展“兜底服务”工作,我区派驻“企业秘书”经验在全市交流。一年来,共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帮助企业融资1.2亿元。新发展企业78户,14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新增1件省著名商标和2件市著名商标。大力发展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石油机械公司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入全省50家高端智能化制造企业;年产大型石油钻机15台套,加快推进与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开展国际合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了金正大15万吨缓控释复合肥、石油机械智能化石油钻机等重点技改项目,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盘活现有停产企业,凯瑞特钢恢复生产,宏福集团部分闲置厂房成功嫁接亿达增压加汽混凝土砌块项目,有效激活了存量资产。预计年末,清河发电、华润雪花、石油机械、金正大等4家企业将进入全市纳税百强工业企业前10位。
  (三)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清河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2030),完成了各类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39项,区“规委会”统一议定了19个项目的用地规划核准工作。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全年开工房地产项目6个,实际开发面积19.6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6.93万平方米。强化市场调控,消化区内存量地产房源。举办了首届清河房交会,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大力推进养老项目招商、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电国际投资1.9亿元实施的集中供热改造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实现了一区一热源。完成了取暖费下调工作,居民供暖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城区群众多年的期盼。完成了天燃气置换工程,让全区人民用上了更放心、更清洁能源。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了朝阳街北段480米黑色路面铺设、开草线三台子老路段930米改造、城区街巷5775平方米破损路面恢复修补、2460米供水管网铺设等工程。持续提高城区“四化”标准。新安装路灯128盏,新建水洗公厕4座;投入绿化资金115万元,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86平方米;投入180余万元,对城区17栋弃管楼进行了改造。持续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市场及早夜市环境秩序、建筑工地环境、电动三轮车营运等专项整治行动,区容区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农业农村工作全面进步
  整区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了全区17.8万亩土地的测绘成果数字化工作。落实粮食直补资金989万元、良种补贴163万元,确保了全区粮食生产水平保持稳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金正大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润霖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新建自动化屠宰车间,企业区内养殖小区肉鸡年饲养量达到400万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新增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20家。完成了文选有机农产品150亩生产基地农业园区认领工作。推进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完成流转面积4万亩。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完成全口径造林2.05万亩,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到户率达100%。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水利建设项目30个,寇河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完成,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使用,解决近千人饮水问题。水库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正式启动,完成了张相镇烧树沟片区小流域治理工程。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货郎屯村和聂家沟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和防汛抗旱等工作扎实有力开展。
  (五)三产服务业发展更具活力
  重点实施了旅游业发展“五个一”工程。打造了石家堡子精品农家乐示范村项目;米兰国际创意婚庆文化产业园投入运营;开发了葫芦雕刻和手工木制工艺等具有清河符号的旅游产品;实施了南山滑雪场升级改造工程。开展了清河“赏槐风筝季”系列节庆活动。举办了以“生态、健康”为主题的环城健走、自行车骑游等体育赛事。工业物流服务中心项目正式立项,建成了投资1100万元的酒类仓储物流项目,全区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3户。社区10分钟服务圈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引进水果蔬菜粮油连锁超市,盘活了闲置多年的粮油大厅,进一步方便了居民生活。在全省率先完成联通光纤入户,启动了“互联网+”工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注册成立了铁岭市电商协会清河分会;文选葡萄进驻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进入兴隆大家庭连锁店,振兴米业进入铁岭邮农丰销售平台;石油机械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产品网上定购、网上交易;农产品电子商务展示销售中心投入使用,文选系列农产品、清河榛子、大米及全市参茸、保健酒等20余家合作社入驻。
  (六)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顶住经济下行压力,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刚性支出。筹集资金2800万元,确保了工资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统筹地方财力和争取省级债券等方式,偿还历史债务近1.3亿元,缓解了政府偿债压力。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收管理,全年严肃查处偷税漏税金额1500万元。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税收占比达到88.6%。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对32项工程预决算进行了严格审查,核减工程款1258万元,核减率为14.8%。落实企业扶持政策,拨付项目资金4589万元。强化争取资金和融资工作。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相关政策,包装上报项目39个;全面启动了PPP融资模式,包装上报了垃圾场特许经营、大清河河道治理、世纪广场升级改造等14个项目;预计全年争取上级资金实际到位1.63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
  (七)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民生工程有力推进。积极筹措资金,解决历年遗留的民生工程。区幼儿园、老干部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即将交付使用。停滞两年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竣工,年内有望投入试生产;垃圾处理场基本完工,具备使用条件;完成了4座老旧小区供水二次加压站建设,日产2万吨水厂具备了运行条件;高中教学楼维修改造前期招标工作已完成,部分基础加固工程已开工;大清河跨河大桥近三分之二桥面工程完成,上述工程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妥善解决实验中学操场动迁问题,保证操场具备了建设条件。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持续开展“教育年”活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杨木镇学校塑胶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清河高中通过了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组复检,实施了部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卫生计生事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附属设施建设,对全区公共场所实行量化分级卫生监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老年体协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举办了孝道文化志愿者走基层、数字电影下乡、书画展、篮球赛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全民普法工作扎实开展,顺利通过市“六五”普法验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杨木林子镇、聂家满族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拆除城区小锅炉19个,加大了秸秆焚烧管控力度。城乡社区建设得到加强,异址新建了红旗街清波社区;改扩建了向阳街明珠、振兴、崇源社区及聂家满族乡西老谷峪、张相镇石家堡子农村社区,社区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圆满完成了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发展个体工商户739户。全年实名制就业2237人,新增创业110人,超额完成市定指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失业险、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3%,全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保资金1.98亿元。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及时完成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工作。“托底线、救急难”和临时救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对1260户困难群众实施了资助和临时救助。社会养老事业快速发展,现有社会养老机构6家,床位近800张。完成了3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场监管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执行应急任务时发挥作用明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打击法轮功2起,破获刑事案件76起,治安案件查处率保持100%。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全区群众提供了安全的社会环境,在全省群众安全度满意测评中,连续四年名列前茅。着力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强化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全年接待群众信访75批次500余人次,积案化解率达到100%。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制定了“区政府党组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区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区政府议事决策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政府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党组作用得到切实发挥。认真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实现100%。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优化了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编制了“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全年共取消行政职权121项,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近200个,成交金额1200万元,节支130万元。实施差异化绩效考评,绩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7.3%。强化了对政府重点工程、经济责任及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政府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此外,统计、监察、物价、电业、金融、保险、妇女儿童、供销、人防、侨务、质监、烟草专卖、档案、通讯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各位代表,天道酬勤,汗水凝金。过去的五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遇到的困难非同寻常、付出的努力无比艰辛、目标的实现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不动摇,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历届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下,全面推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工作思路;得益于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艰苦创业、真抓实干,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和强大合力,推动了三次产业协调共进;得益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不动摇,集中精力、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的惠及百姓,实现了全区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及离退休老干部,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及人民团体,向中省市直驻清单位、驻清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清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工业、农业龙头企业较少;三产服务业受发展环境、人才机制、产业引导等客观因素制约,还停留在起始状态,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遗留的历史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民生工程、工资制度改革等财政刚性支出的缺口还很大,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教育、卫生、就业、医疗等方面还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些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勤政廉政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升,政府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全国发展形势看,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在新常态下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省情、市情看,全省按照“四个着力”要求,在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触底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省、市都强调要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全面做实主要经济指标,这对基层县区来说是最有利的发展机遇。虽然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但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清河的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区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特别是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达效,为经济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全区上下必须坚定信心,树立决心,“十三五”期间清河的各项工作大有作为。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主线,坚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发展思路,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推进依法治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清河而努力奋斗!
  “十三五”时期,必须主动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将新常态下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保障社会民生等新要求与清河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经济与环境协调、乡村与城镇共进、民生与发展同步四个原则不动摇。未来五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5:55:40。
  四、2016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工业增加值增长8%;农业总产值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抓好“项目年”工作,培育持续发展新动力
  以项目为统领,加大招商力度,保障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不断壮大全区经济整体实力。
  强化招商引资实效。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等战略机遇,立足清河产业发展需求,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有效方式,继续面向辽吉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开展派驻招商活动。要重点引进5个以上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生产加工型、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3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旅游养老综合体项目;积极盘活现存存量资产类项目,注重引进先进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及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大力推进金正大三期和华润雪花精品啤酒项目,积极推动牡丹种植及牡丹油提炼、万吨白酒、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等项目。加强外贸合作,推进韩国明太鱼加工出口项目,帮助石油机械通过易货贸易等形式履行与俄罗斯签订的石油开发合同。
  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协调推进、跟踪问效和竣工验收机制,提高项目的开工率和投产率。加快石油工业地产建设进度,确保钻杆生产、钻头及金刚石制品、油泥水分离器等签约企业实现入驻投产,南区130亩标准厂房实现开工建设;确保光伏发电项目正常并网发电,加快观光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进程,年内投入使用,肖台子灰场光伏项目力争年内开工;确保荣山建材、宏盛机械制造、展硕干果、傲时木业等项目年内实现生产。强化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源储备,积蓄经济发展后劲。继续完善园区功能,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工五街中段、北宁路宏福段道路建设和石油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强化工业支撑能力。全力以赴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着力提升规模企业户数,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规下企业,实行重点帮扶,给以政策支持,使部分企业达到规上企业标准。推进在建项目投产,新增一批规上企业。实施质量强区和品牌带动战略,支持现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壮大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千方百计促进清河发电、华润雪花、石油机械、金正大等支柱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税收贡献率;扶持天淇食品等高成长型企业技改升级、扩产增效;想方设法帮助全区停产半停产企业转方式、调结构,进行资产重组或嫁接外部资金技术,努力盘活,变存量为增量。对没市场、发展无望、多年停产的企业,要依法收回土地,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进行二次招商。依托清河发电公司,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微风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突出兜底服务,更加重视和关心中小微企业发展,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打造中小微企业孵化园。着力解决企业在创新、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做好企业减负工作,让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彰显宜居城市新特色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市容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态宜居城市。
  强化城市规划引领作用。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大《清河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力度,坚持城乡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要求。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强化空间管控,提升全域规划建设层次。强化监督约束,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建设的随意性。
  加大宜居城市建设力度。继续实施“西连北扩”城市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商贸区向东与主城区连接;向北把大清河作为城中河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完成大清河跨河大桥建设,拓展城区面积。坚持总量控制、适度开发,规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地产开发面积20万平方米。加快清河新城二期、万象新城二期建设,年内实现开盘销售;推动纳兰华府、万城小镇等项目建设,年内实现开工;认真解决泰莱十六区、观澜小镇等项目存在问题,着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省级养老产业示范基地试点城市品牌作用,围绕大清河南北岸开发,注入养老旅游元素,打造高品质养老地产、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采取“众筹”、棚户区改造、房交会等多种形式,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促进存量房源销售。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高城区“四化”标准,采取PPP等方式完善城市功能。完成世纪广场升级改造工作;实施大清河路灯节能改造和部分路灯基础加固工程;完成向阳街北段改造和朝阳街北段绿化工程;启动中水回用和西部商贸区污水干线管网工程,切实做好垃圾转运站建设工作。结合清刁线改线,完善大清河北岸路网建设;有效开展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切实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
  提升文明城市管理水平。按照“精细化、人性化、常态化”标准,加强城乡管理,持续整治各类不文明现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公共秩序。积极做好重点项目、道路工程建设征迁工作。加大力度治理城乡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加强城乡建设秩序、交通秩序、商贸秩序、市容秩序的长效综合治理,解决城市牛皮癣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加强老旧小区管理,持续提升小区卫生环境和物业管理水平,树立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结合“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
  (三)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创造农业农村工作新业绩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和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业。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发展水平,增强带动能力。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认领农业、观光农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经营、实现增收。扶持宏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文选有机农产品认领农业园区发展。新增保护地开发500亩。扩大清河大米、文选葡萄、润霖肉鸡、宏福牛肉等特色品牌的消费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鼓励寒富苹果、榛子、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依靠“绿色、有机、无公害”理念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
  完善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全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发展农村经纪人,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开展土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逐步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加大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铁农网、金农网等信息服务建设,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实施一村一眼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继续落实好粮食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
  加强生态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清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坚持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生态区建设。继续推进“千万亩经济林”工程,不断增加榛林种植面积。加大清理“小开荒”力度,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加大总量减排的控制力度,严控污染排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提高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鼓励支持秸秆收集、加工和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四)优化发展模式,打造三产活区新亮点
  注重发挥现代服务业在调结构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消费、活跃商贸、促进创业。
  完善商贸服务体系。积极引进集大型商场超市、儿童游乐园、电影院等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和休闲娱乐项目,繁荣城区经济、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夜经济和假日经济,着力增加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助推新兴服务业发展,促进互联网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引导更多合作社进驻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展示销售中心规模和服务水平。推进农信社改革工作,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在清河登记注册。积极引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抓好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税收占比。
  扎实发展旅游产业。继续抓好“五个一”工程,做好做足清河“天然氧吧”文章,加快发展农家乐乡村游、观光采摘游、养老养生游,着力打造沈阳、长春的后花园。依托资源、突出特色,打造以石家堡子为代表的4个精品农家乐示范村。重点推进张相镇斛米沟村千亩梨园、杨木镇十里渔村、聂家乡广东山村玉皇顶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清理水库南岸闲置旅游项目,盘活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水库北岸自然生态风景区,完成3公里环湖路建设。实施大清河380亩花海、光伏农业观光项目,加强对鑫太阳山庄、米兰国际花园等景区景点的运营管理。挖掘清河文化资源,办好冬季旅游及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强化清河旅游门户网站及旅游微信平台信息发布,打造智慧旅游。以体育赛事拉动旅游产业发展,筹备举办自行车、垂钓、省级半程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和赛事,展示清河旅游的新形象。
  (五)抓好开源节流,实现保障能力新提升
  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借助外力,突出财税金融工作,构建稳健的财政收支体系,切实加强资金保障和风险防范能力。
  积极培植基础财源。优化服务质量,确保清河发电、石油机械、雪花啤酒、金正大等企业生产稳中有升,稳固重点财源。优化服务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现有企业扩产增效,提高财税贡献率。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植商贸服务业,开辟新的基础财源。依法加大税费清欠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行为,确保应收尽收。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努力将能够争取的全部争取到位,最大限度将上级资金政策转化为我区发展财力。加强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乡镇、街道组织财税积极性,提高乡镇、街道财税收入和自我造血能力。
  全力保障资金运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按照“无预算不支出”原则,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硬化预算约束,合理安排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超预算支出,集中财力保刚性、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缩减“三公经费”规模。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地方债券额度,大力推动政府债务置换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强化金融融资能力。加强同各级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优化金融环境,强化金融资本和风险监管,维护金融安全。进一步推进PPP模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更好地推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和旅游养老产业发展。
  (六)坚持保障改善民生,开创和谐清河新局面
  坚持共享发展,让全区人民更广泛、更公平、更直接地分享成果,着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统筹抓好各项民生工程。继续筹措资金,破解难题,将重点民生工程列入财政预算,办好民生实事。2016年着重办好七件民生实事。重点实施城区1万平方米弃管楼改造、昌盛路6000平方米彩砖改造、高中教学楼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市民健身中心及地下人防工程主体建设、“一事一议”村内30公里道路建设、斛米沟小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兴园路东延伸工程。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成实验中学操场基础建设和部分校舍维修等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创办人民满意医院;改善区疾控中心办公服务条件,加强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工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做好全面放开二孩工作。全面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新增养老床位60张;抓好农村常年病人托管机构运营管理,力争引进1-2家大型民办养老机构。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及各项专项调查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抓好交通路网建设,完成10公里县乡级公路大中修工程,提升城市公交运营效益和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全面展示清河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创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全年完成实名制就业和再就业1300人。继续扩大养老、医疗等“五险”覆盖面,推进城乡(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街头专项救助力度,做好城乡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救济和生产安排,将低保救助向低保边缘化延伸。完成市定农村C、D级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开展“托底线、救急难”和临时救助工作。按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要求,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贫困人口2494人。继续实行部门联动,开展好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工作。加强信访稳控工作,推进信访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健全重大事项信访维稳风险评估、区级领导接访和包案调处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着力解决信访积案和各类社会矛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规定,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安全生产隐患的监管、排查和整改力度,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一般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国防动员和武装工作,提升民兵预备役建设水平,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围绕法治清河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活动,为全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发挥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积极做好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增强公安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积极创建平安清河。
  (七)全面推进政府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新形象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办事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认真贯彻区委关于依法治区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始终坚持政府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发展合力。强化政府党组作用,健全完善重大事项依法决策制度,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建设服务政府。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追求。进一步抓好简政放权工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办事层级、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接地气、办实事、真干事,切实做到让企业满意、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提高政府效能和执行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有效节约政务成本。强化效能监察和绩效考核,引导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奋力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建设廉洁政府。把廉洁勤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准则。按照“三严三实”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切实规范从政行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党组主体责任,加强对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强化经济责任、重点工程和预算执行审计,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强化“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建设一支勤政为民、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即将踏上“十三五”新的征程,全区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和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的担当、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更足的干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2016年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10万清河人民的富民强区梦想、为清河新一轮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