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防控知识
一、什么是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急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以草食动物最易感。病死畜的血液、内脏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菌体,如果处理不当即可污染环境、水源,造成疫病传播。健康动物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和呼吸道感染。猫、狗、野生动物易感性虽差,但可带菌,从而扩大传播;另外,被污染的骨粉、皮毛也是传染源。炭疽病可呈地方流行,一般为散发。
二、炭疽病的危害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是炭疽杆菌所致,传播迅速,潜伏期短,死亡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要严加检疫、检验和防治.一旦发现此病要严格按要求处理。
三、炭疽病的症状
牲畜多为急性型,病畜发烧42℃,呼吸困难,可视粘膜蓝紫色、有出血点,腹疼,全身战栗,昏迷,1~2天死亡。死前有天然孔出血。病程较长时(2~5天),可见颈,胸、腹部皮肤浮肿。羊由于急性死亡多无明显变化。牛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天然孔出血,脾肿大几倍,血不凝固,脾髓及血如煤焦油样(这是由于脾髓极度充血、出血、淋巴组织萎缩和脾小梁平滑肌麻痹所致),切片小有大量炭疽杆菌;内脏浆膜有出血斑点;皮下胶样浸润;肺充血、水肿;心肌松软,心内外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水肿等。
四、炭疽病的防范措施
1、免疫接种。牲畜炭疽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炭疽病发生的主要防控措施,养殖场(户)要无条件配合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对阻挠和防碍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实施免疫防控的,将对当事人做严肃处理。
2、环境消毒。养殖场(户)要严格遵守动物疫病防控期间的消毒措施要求,按照防疫人员的指导,做好生活区、畜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备齐消毒药品,并做好自身安全防范。
3、死畜处理。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做到“四不准一处理”,即:对病死畜禽不宰杀、不销售、不转运,不食用,进行无害化处理。违反此条规定,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自负。
4、自卫封锁。全场牛羊实行禁止调入、调出制度,养殖场(户)不得私自出售和购买牲畜。养殖户之间不得互相窜动,避免交叉感染。
5、不在江河沿岸、湿地内、地势低洼地带放牧。
6、炭疽病害的肉体、内脏、头、蹄、皮、毛、骨、血等,均应用不漏水的工具运至指定地点彻底销毁。
7、被炭疽污染或可疑污染的肉体、内脏、头蹄等,在6小时以内高温处理后供食用。如超过6小时,则须彻底销毁,血、骨、毛等应做工业用或销毁。
8、发生炭疽后,场地、运输工具、木制肉案等应用20%漂白粉或5%火碱或0.5%过氧乙酸消毒;金属器械,用具等用0.5%碱海洋污染煮沸30分钟;衣服煮沸30分钟,第二天再煮一次。与肉类接触的人员,要用青霉素作预防注射。
9、发现炭疽或疑疽要立即封锁现场,并报告兽医卫生防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