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Qinghe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印发《清河区卫生健康局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21-10-18

  铁清卫发〔2021〕 33 号

  关于印发《清河区卫生健康局巩固拓展健康

  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医院、各乡(镇)街卫生院、防保站:

  现将《清河区卫生健康局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做好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铁岭市清河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9月3日

  清河区卫生健康局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21〕1号)、《辽宁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辽委办发〔2021〕10号)、《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辽卫办发〔2021〕86号)和《铁岭市卫生健康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铁市卫办发〔2021〕61号),做好我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在5年过渡期内,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围绕健康乡村建设,保持健康扶贫主要政策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支持政策,进一步补齐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弱项,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清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有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逐步完善;全区镇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医联体建设得到加强,紧密整合型医共体全面规范化运行,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持续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具备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实现动态清零,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健康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保持过渡期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三)重点地区健康帮扶政策保持稳定优化。在5年过渡期,落实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推进接续减贫的通知》(辽卫发〔2020〕60号)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八个不变”,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四)继续实施疾病分类救治。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健康帮扶措施,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落实。已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的30个病种,定点医院原则上保持不变。按照“定定点医院、定诊疗方案、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原则,将大病专项救治模式推广作为医疗机构针对所有30种大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规范化措施。结合诊疗能力,进一步扩大救治病种范围,并逐步推广到乡级医疗机构。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实际,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逐步扩大签约服务范围,提升居民满意度。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中医干预等服务,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种主要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做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工作。

  (责任科室:医政股、疾控监督股、中医股)

  (五)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按照《关于印发〈辽宁省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辽卫发〔2019〕50号)中明确的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等工作标准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动态监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设施条件,加强合格医务人员配备。采取巡诊、派驻等灵活多样方式,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优先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需求。

  (责任股室:医政股、财务股、中医股、科教)

  (六)健全因病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与民政、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比对和共享,利用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大病、重病救治负担情况进行监测,建立健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人群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机制,主动发现、及时跟进,做好救治、签约随访、康复管理等健康服务。

  (责任股室:医政股、中医股、科教)

  (七)加大对低收入等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力度。各级各类公办医疗卫生机构要落实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低收入家庭人员、有返贫致贫风险家庭人员部分医疗检查费、治疗费“四免一减”政策,即:免收挂号费、院内会诊费、肌肉注射费和一般物理降温费,减收CT、血常规等40项临床检验项目20%检查费。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新生儿疾病筛查、适龄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以及流感水痘疫苗接种、6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实行免费。健全完善“城乡三无病人(无身份、无责任承担机构或人员、无支付能力)”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做到无条件及时救治。

  (责任股室:财务股、妇幼股、医政股、疾控监督股、科教)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八)深化综合医改推进措施。完善区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检查、诊断结果区域内互认。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进一步激发运行活力,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积极性。深入推进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服务能力和居民需求,优化服务内容,提高签约服务对居民的吸引力。落实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等方面的差异化政策,逐步形成家庭医生首诊、转诊和下转接诊模式。到2021年底,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75%,2025年底,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

  (责任股室:医政股、疾控监督股、科教)

  •   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21年,建设20所高标准村卫生室;2025年底,全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加强,80%村卫生室建设达到高标准水平,同时加强区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配备中医医师,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责任股室:医政股、中医股)

  (十)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进一步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区级疾控机构均要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疾控机构强化实验室设备配置和信息化建设,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救治和应对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强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乡镇妇保、儿童保健人员培训。鼓励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推进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支持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执法装备配备,推进监督工作信息化。

  (责任股室:疾控监督股、妇幼股)

  (十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村卫生室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规范开展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应届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全部进入基地参加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强化属地管理,督促各地各单位落实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责任,建立联合违约惩戒机制。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每年计划培训3人左右,到2025年,全区每万人注册全科医生达到2-3人。积极支持引导在岗执业(助理)医师参加转岗培训,注册从事全科医疗工作。争取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支持,继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政策,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招聘中级职称或者硕士以上人员和全科医学、妇产科、儿保科、儿科、精神心理科、出生缺陷防治、中医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采取面试(技术操作)、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全面推进“县聘乡用”“乡管村用”。继续推进基层卫生职称改革,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可放宽学历等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全面落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相关政策,对于与所属地区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其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实行聘任制度并签订正式用工合同的,可以按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身份参加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现行政策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保障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责任股室:医政股、中医股、办公室、科教)

  •   支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快推进远程医疗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县域医共体或医联体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积极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积极鼓励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发展,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农村卫生健康服务效率。推进卫生健康全流程服务“一码通行”。

  (责任股室:医政股、科教)

  四、全面推进健康辽宁行动计划,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十三)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指导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和分析研判,巩固提升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强化重点人群布病干预包发放、出血热疫苗接种等针对性防控措施落实。加强地方病监测,对现症病人开展定期随访。依托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做好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癌症早诊早治和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等工作。深入实施尘肺病等职业病综合防控,推进主动监测与筛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治疗康复能力。

  (责任股室:疾控监督股)

  (十四)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改善行动。深入实施全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将落实生育政策与巩固脱贫成果紧密结合,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加强新型婚育观念宣传倡导,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扎实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继续实施新生儿免费疾病筛查项目,降低儿童残疾发生率。加强农村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在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家庭的科学育儿指导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低保、特困人员免费体检,并提供针对性健康服务。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治疗管理项目质量,为符合条件的农村患者提供免费服药和体检。以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为重点开展学生常见病与健康危险因素监测预防。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做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医疗照护,完善上门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维护老年人健康。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计生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农村婴幼儿照护和老年人健康服务发展项目。

  (责任股室:妇幼股、计生股、医政股、疾控监督股)

  (十五)推进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坚持预防为先,深入做好健康科普,开展以“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健康中国行义诊巡演活动。大力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健康教育,引导公众主动学习防控知识、掌握防护技能。围绕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地方病、心理健康、安全与急救等开展健康教育,推动由健康扶贫到健康防贫。

  (责任股室:疾控监督股)

  (十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整体联动格局,探索建立区级政府、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户、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制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探索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效果评价机制,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培育饮食新风尚,加强社会心理健康干预,引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提高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责任股室:爱卫办)

  五、组织保障

  (十七)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卫生健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区负总责、乡(镇)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组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全区乡村振兴总体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合力抓,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机制。

  (十八)精心谋划实施。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统筹做好政策衔接、机制转型、任务落实等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督查考核,将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把精力用在工作落实上。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医保、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强化政策和工作协同,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乡村振兴工作。

  (十九)做好宣传发动。加强政策解读,强化政策培训,提高卫生健康行业和基层干部群众政策知晓度和执行力,引导社会预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为群众解除病痛的生动事迹、社会各界投入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的善行义举,充分调动积极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工作实绩考核

  (二十)考核组织。卫生健康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认真执行《铁岭市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铁室发〔2021〕4号),在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委农办)和区乡村振兴局统一组织下,由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实施,局机关有关股室负责相关工作实绩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对象是各乡(镇)街卫生院、防保站。

  (二十一)考核标准。区卫生健康局每年年初制定下发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尽可能量化;对不能量化的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好、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进行定性考核。

  (二十二)考核加减分。受到区政府或市卫生健康委以上机关通报表扬或工作推广的视情加分,受到区政府或市卫生健康委以上机关通报批评的视情减分。

  (二十三)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报区委农办和区乡村振兴局。区卫生健康局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各乡(镇)街卫生院、防保站全面工作重要内容。各级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

  附件:1.区卫生健康局2021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标准

  2.“十四五”期末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主要指标

  附件1

  区卫生健康局2021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标准

  序号

  考核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责任科

  1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

  发现1处“空白点”扣1分。

  1分

  医政股

  2

  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60%。

  低于覆盖率扣1分。

  2分

  疾控监督股

  3

  大病专项救治病种≥30种。

  少一种大病救治扣1分。

  1分

  医政股

  4

  按当年计划完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任务。

  少建设一个中医馆扣1分。

  1分

  中医股

  5

  以乡(镇)街为单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上一年增长不少于1个百分点。

  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

  1分

  疾控监督股

  6

  其他工作

  结合清河区乡村振兴季度考核,指标另行确定

  5

  相关股室

  附件2

  “十四五”期末巩固拓展健康

  扶贫成果主要指标

  指标

  属性

  1.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

  约束性

  2.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实现全覆盖

  约束性

  3.签约家庭医生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规范管理率达到90%

  预期性

  4.大病专项救治病种≥30种

  约束性

  5.以区为单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十四五”期间总上升幅度达到5个百分点

  约束性